学校大事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大事记 > 1993
学校大事记

中国政法大学大事记•1993年

时间:2017-09-07 浏览次数:


1月 司法部组织了中央、北京市、昌平县和各兄弟院校的有关人员和专家,对投资过1亿2千万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昌平校区工程进行预验收并通过。4月1日,昌平校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昌平校区基本建设彻底完成。
1月 经人事部批准,江平、巫昌祯等8位专家享受1992年政府特殊津贴。怀效锋博士被评为92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技术、管理专家。
2月24日至27日 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110名代表代表1135名党员参加了大会。司法部副部长张秀夫、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尹栋年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杨永林同志作的工作报告,讨论了陈光中同志作的关于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方案的报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纪委会。第五届党委由马改秀、王启富、王洪舟、亓东平、池源淳、陆炬、何长顺、杨永林、赵相林、陶髦、倪才忠、郭秀金、常绍舜、康德倌、解战原等19人组成。第五届纪委由马抗美等9人组成。
2月27日 第五届党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何长顺、杨永林、陈光中、陶髦、倪才忠、康德倌、解战原为党委常委,选举杨永林为党委书记,何长顺、解战为副书记,并审议通过倪才忠为纪委书记,焦玉学为纪委副书记。这是1962年北京政法学院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30多年中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
2月 司法部批准学校增设本科英语专业。新设立的英语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共设必修课29门,2600-2800课时,选修课若干门。英语专业从1994年开始招生,首批招收学生40人。
3月 学校出台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内津贴包干办法》。该办法规定,在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的基础上,各单位对校内津贴实行包干,增人不增津贴,减人不减津贴。校内津贴由学校根据财力和各单位编制,每年核定一次。
3月30日 金利来集团总裁曾宪梓先生资助中国政法大学100万元人民币捐赠仪式举行。陈光中校长向曾宪梓先生颁发了“中国政法大学顾问”聘书,并代表学校将此项资金命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宪梓奖教学基金”。
4月27日 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法律百科全书》被评为全国十佳经济读物。
5月1日 政治系更名为政治与管理学系。政治与管理学系设立两个专业三个方向,其中政治学专业设中国政治方向,行政管理专业设企业行政管理和公关与文秘两个方向。
5月8日 国际经济法学会发起和主办的首都高校学生法学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会议就市场经济与涉外经济法律的关系及其趋向进行了讨论。
5月20日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雷洁琼、刘复之等发来贺信。司法部部长肖扬、中国法学会会长邹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祝铭山、陈卓、云光及校领导参加了大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晋藩教授总结了研究生院成立十年来的工作成就,并表示在新形势下,中国政法大学将把握法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改革思路,有决心、有魄力将中国政法大学办成国内最高法学学府,将研究生院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法学学府。
6月28日至30日 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法律传统与现代化”。来自美国、日本、台湾地区及大陆的50余名著名学者就中国法律的传统、传统法律文化等论题进行了研讨。
6月18日至19日 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教代会暨第八届工会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昌平校区召开。会议听取了陈光中校长所作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改革的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对学校改革进程报告的评价和意见》。
6月 由徐杰教授主持的“中国技术合同法制的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8月23日至25日 由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1993年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近200名知名法学家参加了研讨会,其中台湾代表60人。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雷洁琼、司法部部长肖扬、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台湾法学家代表团团长、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等出席了开幕式。两岸法学家本着两岸一家、互相理解、友好相待、求同存异的精神,就两岸法学教育研究、两岸交往中法律适应现状比较研究、两岸投资权益保障、两岸律师合作等两岸交往中产生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议过程中接见了参加研讨会的两岸法学家代表。
8月26日 中国政法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友谊宾馆举行,陈光中校长和章孝慈校长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内容包括:交换法学书刊资料、互派法学教授访问讲学、举办法学学术研讨会、共同从事政法有关专案学术研究、在京举办法学讲习班等。
11月10日 重新恢复校领导接待日制度。
12月 根据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精神,进行了新工资制的套改和测算工作。新工资制体现了科学分类,引入正常增资机制,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等改革原则。